2012年11月10日 星期六

我們尋找的不是職業而是志業──專訪林國明教授


◎施冠卉

(攝影:林誼如)

就業、出路、未來……。這些問題,不只是時常縈繞在系上同學們的心中,系上的老師們,一定也經常遇到類似的疑問。這次的受訪者,畢業於本系的林國明教授,除了在大學時期曾參與社會運動,更曾於報社工作過。且讓我們聽聽教授的經驗分享,以作為我們路途上的指標。

美麗的意外

  大學念台大社會系,在耶魯大學完成碩博士的社會學訓練,之後回到母校擔任社會系助理教授,一路走來始終研讀社會學的林國明教授最初接觸社會學竟是一個美麗的意外。「我大一進社會系是一個偶然,高中時我是文藝青年,喜歡寫詩喜歡文學,本來想要念台大外文,可是成績沒有很好,因為想念台大又是文組,其他科系都不喜歡,所以就填外文和社會,後來進了社會系。」

  大部分社會系的同學都曾經遭遇各方疑問,包括「你要轉系嗎?」「念社會學做什麼?」「畢業之後找的到工作嗎?」不同於我們所面臨的種種質疑,教授說在求學過程中,家人不曾干涉他的選擇,又因為大二就確立朝學術界發展的目標,所以也沒有就業上的困擾。雖然沒有與父母爭執、溝通的經驗,但是他提醒我們:「你們要去了解父母親擔心的是什麼,他們會質疑,可能是因為連你自己都不清楚自己要做甚麼,如果你很明確的表現興趣,用行動去說服他們你能夠負責自己的人生,那他們就會放心,也會向其他親朋好友解釋你在做甚麼,你只要證明給父母看,其他的親戚朋友都讓父母來處理就好。」


如果無法解釋清楚的話,就回去好好讀通社會學吧!

  教授大學時參加大學新聞社,參與過許多社會運動,比較過去與現在學生參與社運的差異,他說:「我們那時候參與社運的疑慮是來自威權統治底下的恐懼,可能會被退學、坐牢,甚至犧牲生命;現在你們考慮的可能是時間的安排、對衝撞警察的害怕或不喜歡抗爭的場景。過去學生在社運之中多是扮演學習者的角色,將進步的思想帶回校園;而現在很多運動都是由學生撐起來的,例如王家和大埔。」 對於學生參與社運的看法,第一個問題是有些人雖然認同某個議題,但是不想用這麼強烈的手段來參與,當同儕都積極參與時可能會擔心自己是不是很懦弱;第二個問題則是社會系學生的自評:溝通能力不佳,無法把社會學知識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表達。

  談到一般人對社會系學生的想像,通常不乏激進、常常抗議等印象,在面對各種社會議題時,社會系學生常有無法跟別人溝通的無力感,林國明教授覺得無法跟看法相異的人溝通有兩個可能:一個是價值觀差太多,另一種是沒有把社會學讀通。「我們在課堂上學了很多專業術語,可是在生活中我們要把這些行話轉換成大家都能聽懂的語言,我們不是要關起門來說這個世界都不理解我,而是要不斷努力讓其他人都能瞭解我們所關注的是甚麼。」

  曾擔任記者的教授提到他很喜歡看紐約時報,因為記者的素質很高,報導能讓讀者了解整件事的前因後果以及背後的結構問題,這也是受過社會學訓練的人的能力,當我們可以應用社會學的知識,並且用大家都能理解的方式敘述一件事,才表示真的讀通這門學問。


我們尋找的不是職業而是志業。

  對於社會系未來出路的疑問,因為社會學不是一個商品化的學問,缺乏直接對應的工作,所以剛畢業時會比較難找工作,但如果三五年之後再調查,可能會有不一樣的答案;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社會系的學生所尋找的不是職業而是志業,我們對於自己從事的工作會有一定的要求,這份工作不能違背自己的價值觀,並且希望能夠藉由這份工作將所學貢獻於社會。

  社會學幫助我們了解這個社會,並且試圖去改變它。大學不是一個職業訓練所,而是培養一種看待世界的角度,社會系教的不是瑣碎的、記憶性的知識,而是培養學生做事的能力和方式,當我們在處理問題時,能察覺到背後的原因,理解問題的脈絡,一個有社會學素養的人,比別人更能理解社會問題,並且嘗試去解決問題。林國明教授相信:「無論是在人力資源管理、學術領域、公務員……等,社會系學生都能展現和其他人不同的力量,在特定的專業領域用社會學眼光去分析問題,看待整體的缺失。」

結語

如果我們無法讓別人了解我們堅持的理念,不是因為我們擁有比較高的知識水準,而是因為我們還沒有學會將課本上的論述融會貫通,散播社會學知識的種子。如果我們沒有一畢業就找到工作,不是因為社會系是出路不佳的科系,而是我們還沒有找到一份工作能夠平衡現實需求和我們信仰的價值觀,還沒有遇到能讓我們全心投入,視之為畢身志業的工作。在學習社會學時,不要忘記提醒自己運用淺顯的語言傳播我們對社會、正義、弱勢的關注,在並不平坦順遂的路途上,一起走向我們心目中更美好的社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